【讲座纪要】龙门石窟的保护传承之路
管理员 http://www.lmsk.gov.cn 发布日期:2021-01-04 浏览次数:1903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2020年12月30日,由龙门石窟研究院、深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“星龛奕奕翠微边——洛阳龙门石窟魏唐造像艺术展”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。为配合展览,深圳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活动,其中首场学术讲座由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开讲,题目为《龙门石窟的保护传承之路》。
下午,深圳博物馆三楼报告厅前,人们排队凭借预约码有序入场,讲座准时开始。史家珍院长从石窟人和考古工作者的双重角度出发,向听众系统阐释了龙门石窟的人文价值和内涵特点。他讲到,石窟寺源自印度,因丝绸之路的畅通,随佛教及其艺术日渐东传。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石窟寺集建筑、雕塑、壁画、碑刻、书法等艺术于一体,具有分布广泛、内涵丰厚、体系完整等特点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、价值理念、文化精神,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和感悟中华文化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。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意义重大,龙门石窟研究院围绕此项根本任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。
接下来,史家珍院长以“坚持保护第一,夯实延绵历史文脉的鲜活载体”“深化价值阐释,凝聚坚定文化自信的雄浑底气”“坚持以文塑旅,形成感悟中华文化的生动体验”为标题,详细介绍了龙门石窟的保护传承之路。他指出,龙门石窟研究院始终坚持“保护为主,抢救第一,合理利用,加强管理”的方针,坚守文物安全底线,围绕抢险加固、加强科技保护、深挖学术内涵、活化展示利用、致力传承弘扬等方面,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。
讲座中,史家珍院长还与在场公众展开互动交流。听众们踊跃提问,气氛热烈,史家珍院长对听众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认真解答,讲座获得圆满成功。